为服务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与旅游发展,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文旅振兴实践队于7月10日上午从箐盛中学出发,前往菁盛乡匹夫关、东成村田园综合体、箐盛乡第一书记带货驿站、山葡萄基地、葡萄酒厂,考察当地农作物、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资源等,调研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旨在进一步宣传、推广箐盛乡的文化旅游产品。通过乡村文旅振兴实践,希望能够在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的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中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当地文化旅游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奔流不息红河水,英雄此处唱悲歌。拾级而上,来到匹夫关,太平天国将领“协天燕”石镇吉的悲歌和凄美的爱情传说交织在一起,让人为之动容。匹夫关作为都安县菁盛乡的一处珍贵的历史遗迹,1478年关口石壁镌刻有“巨岈”两个大字,近处石崖还有碑刻数处。关口前临红水河,背靠悬崖陡壁,雄奇险峻。团队深入了解匹夫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到了古代边防壮士的英勇和智慧,领略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感受到“忆当年烽烟四起鬼哭神泣天地暗,看今朝盛世太平国富民安日月长”的沧桑巨变。匹夫关景虽小,但可以让游客领略到菁盛乡深厚的文化旅游底蕴。
图一、二、三:团队师生调研匹夫关现场
百灵观景台位于红水河畔菁盛村,团队师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观景长廊、景点导览图及其周围杂草丛生、凉亭内顶布满蜘蛛网,缺少牌匾及对联,让游客感觉观景台整体的设计“无景可观”“无打卡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实践团队利用所学的旅游专业知识,提出在凉亭上可增设牌匾和对联,在长廊上增添瑶乡文化元素,对河堤旁的树木进行修剪,改善对旅游景点设计和管理,增强“魅力瑶乡,来者都安”的文化旅游体验。
图四:团队师生调研百灵观景台现场
在东成村田园综合体,团队师生调查农业观光及共享菜园等景观,其优势在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灵活的共享菜园认领经营模式,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
箐盛乡第一书记带货驿站位于东成村过达队,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推广到全国各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图五:团队师生调研菁盛乡第一书记驿站现场
图六:团队师生实地考察东成村田园综合体
图七、八:团队师生调研东成村田园综合体现场
菁盛乡葡萄酒厂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的,该酒厂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山葡萄基地作为菁盛乡一个重要农业产业项目,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肥沃的土壤资源,种植独特的山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巨峰葡萄等,如珍珠般珍贵的山葡萄,不仅绿了一片江山,也富了一方百姓。
图九、十:团队师生调研葡萄酒厂
菁盛乡葡萄酒厂与山葡萄基地的合作,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利用第一书记带货驿站直播带货及便捷的交通条件,传播山葡萄酒文化与旅游,吸引了线上顾客和线下游客,促进当地葡萄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图十一、十二:团队师生调研山葡萄基地
图十三:团队师生调研山葡萄基地现场
今天下午团队师生第一站来到了八甫大桥旅游驿站。该桥全长329.54米,行车道宽7.7米,桥面宽12米,这条桥的修通对桥边两县乡镇地区10万群众来说是件大好事,结束了两地群众长期以来依靠船渡过河的历史,推动都安——马山两地的乡村振兴。红水河两岸青山屏蔽,奇峰群簇,连绵紧接,峻壁陡峭。十里红水河岸,钩刺竹一丛连一丛,每当峡谷有风刮来的时候,竹枝互碰,竹叶互擦,发出的声音形成美妙的大自然乐章,有“十里竹海”的美誉。
图十四、十五:团队师生调研八甫旅游驿站现场
第二站来到了山水相映的马灵观光码头。举目望去,红水河仿佛一条翡翠色的飘带,从两岸高耸的山间滑过,仿佛来到了“小山峡”,在一片蔚蓝的天际下,一汪碧绿的河水上,乘上爽润而清凉的游船,体会一次惊艳的闲暇时光。
图十六:团队师生调研马灵观光码头现场
通过此次调研考察,团队师生加深了对乡村文化发展建设的了解,深刻领悟到了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所取得成效的关键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将肩负起新使命新担当,结合专业所学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贡献青春力量!